位于廣東河源紫金縣的平安銀行鄉村振興智慧茶園,青山綠水,自然生態。對于廣東河源紫金平安銀行鄉村振興智慧茶園老板溫偉兵來說,今年的節氣沒有“小滿”,只有“大滿”——茶青的采摘量,比去年同期增加三倍,豐收已成定局,溫偉兵跟他的工人們樂壞了,也累壞了。這一切,都是平安衛星“惹的禍”!
2021年9月,平安智慧農業監測設備進駐茶園,為茶農提供空氣、土壤、水分等監測數據,助力茶園管理。
該設備連接平安衛星和星云物聯網,全天候在線監測、傳輸數據。
溫偉兵詳細記錄每天的環境數據,綜合種植經驗,決定是否澆水、施肥。比較重要的是,他希望通過研究環境數據與茶葉口感之間的緊密聯系,提升茶葉質量。這樣的筆記,他已經積累了好幾本,藏著他做茶的秘密,輕易不肯示人。
平安智慧農業設備助力、今年雨水充沛和溫老板的“蟬茶筆記”合力之下,智慧茶園喜提豐年,春茶產量比去年同期大漲三倍。高空俯瞰,茶園只此“青綠”。
從三月份開始,每天有超過二十多位采茶工人進園采茶,高峰期有五六十人。
工人均為附近村民,每人每天能采10斤左右茶青,一日薪酬100元,一年能從茶園賺到數千乃至數萬元。只此一項,茶園一年可為當地村民增收五六十萬。
農村勞動力不足,采茶工人往往面臨短缺。
人手不足,又要與天時競賽,茶藝師也挎起背簍親自下場。
采茶有“三不采”——下雨不采、有露水不采、太陽下山不采。是日,烏云密布,落日西斜,工人們爭分奪秒地采摘,趕在暴雨與日落之前完成采摘任務。
小綠葉蟬咬過的嫩芽會慢慢枯萎,蟬的體液與茶液相互反應,生成新的物質,以此為原料制出來的茶葉,帶有淡淡蜜香,是為“蟬茶”。
電視臺記者實地探訪平安銀行鄉村振興智慧茶園。
“如果你們在上周來,走近茶園就能聞到蟬茶的蜜香?!睖貍ケ鴮τ浾哒f,“但前幾天連續大暴雨,把小綠葉蟬打死了大半,被蟬咬枯的茶葉,一部分返綠了,一部分掉落了,所以茶園蜜香味很淡了?!?/span>
幾天連續大雨,蟬茶損失不少。但溫偉兵說,因為今年產量整體上去了,所以這場暴雨帶來的損失他還能扛得住。還好有平安衛星和星云物聯網的應用,為茶園生產提速增量,提升抗風險能力。
制茶程序繁雜,要經過晾干、萎凋、揉捻、發酵、烘焙等多個環節,任何一個細節,都可能影響茶葉的質量。
茶葉產量大幅增加,溫偉兵與搭檔已經連軸轉了一個多月,有時要工作到夜里十二點。
茶青,等待萎凋。
揉捻后的茶葉。
茶廠“后山前水”,就在茶園旁邊,直線距離500米。
茶藝師說,茶的一生會遇到三位貴人——種茶人、制茶人以及泡茶人,種茶人悉心呵護、制茶師傅匠心獨運和泡茶人完美釋放,每一次遇見都是一次茶韻的升華。新茶出爐,茶香撲鼻。這是自然的味道,用心的味道,以及科技的味道。